自拍行为及自拍工具发展到今天,其中经历了漫长而精彩的演变过程,摄影学意义上的“自拍”早在1839年就出现了,当时银版照相术先驱美国摄影师罗伯特·科尼利厄斯将第一张自拍照陈列在费城自家的商店中,不过,那时候照相机并未普及,普通人还无法玩自拍,而到1900年,柯达公司推出“盒子布朗尼”相机的同一年,这款相机给摄影艺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,普通人也能自拍了。
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,自拍行为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,自拍工具也发展成人手一台甚至多台的移动终端设备,自拍行为覆盖人群越来越广,不止是年轻群体,连10后的青少年甚至儿童群体,中老年人群也都渐渐加入了自拍行列,人们在聚会时、日常生活中、旅行时,都会随时随地自拍,记录生活,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生活动态,享受自拍和分享带来的乐趣。
目前,不少手机厂商主打的产品卖点也从拍照功能下手,如美颜自拍、广角自拍、柔光双摄自拍等,还有专门针对美颜自拍的手机如美图秀秀,应用市场上大量的美图软件,这些都是为了呼应人们的自拍需求,提高产品销量,以此达到商业目的。在市场的培育下,在人们自身的需求刺激下,对于自拍产品更是使用得得心应手,不亦乐乎。我们经常可以在社交软件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自拍分享,或是搞怪,或是美艳,或是可爱卖萌;商家通过明星自拍来达到产品宣传的目的,而明星网红们通过分享自拍来展现自己以获得更多关注及话题,甚至全球政客们也喜欢通过自拍的方式让人们认识自己,2012年奥巴马连任后,在就职典礼上,他的女儿们分享了和父亲的自拍,这张照片也让奥巴马粉丝十分喜爱。
除了上述关于自拍一些比较正面的现象,我们也经常能在新闻上看到关于自拍的负面新闻,如人们因自拍时未很好地注意人身安全,导致了事故的发生、国外的自拍达人们在各种高风险场景下自拍,高难度的自拍引起网民的关注及议论、最火的自拍大国-印度,频频因自拍上国际新闻,印度人常拿生命在自拍,随着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,社交媒体的兴起,印度手机用户在不断增长,自拍狂潮也卷席印度各地,很多人为了拍出一张不同凡响的自拍,分享在社交网络上,以此来吸引他人的眼光,于是把安全抛在脑后。统计数字显示,在印度,自拍引起的死亡事件数量正在明显上升,从2008年1月至2021年7月,全球至少有379人因自拍丧生,调查显示,自拍死的人大多数是游客(141人),占死亡总数超过37%,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印度(100人),其次是美国(39人)和俄罗斯(33人)。这些“作死型”自拍成为了他们的遗照,这样的自拍事件在网上掀起一阵又一阵舆论,对于这样的事件,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,褒义的看法里,人们认为分享自拍是很好的社交手段之一,人们通过分享自拍更能形象表达自我,使他人了解及关注自己,同时也丰富了社交媒体,使人们有了精彩的视觉享受,提升了娱乐感,也带来了话题;贬义的看法包括人们认为自拍是一种自恋现象,频繁分享自拍更是缺乏关爱与安全感的表现,是一种“病态”现象,再者不少人喜欢分享美颜后的自拍照,被认为虚假、过度修饰,甚至有许多网友见面后发现对方本人与网络自拍照差距甚大,感觉到欺骗;还有就是前面提到的因自拍导致的人身安全问题,受伤或死亡,涉黄这样的行为都是不被认可及提倡的,在社会上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。
那么,自拍及分享自拍的现象背后,人们到底隐藏着哪些行为动机及心理需求呢?
行为动机分解:
1. 记录生活
回归到相片的本质,凝聚瞬间画面,在往后的一生中,更好地辅助回忆。照片和文字记录相比,再大段细致的文字描述,都抵不过一张照片来得鲜明生动,更富有感染力;自拍通常是记录自己或和他人相聚的瞬间,在时间匆匆流逝以后,翻看照片可以巩固对于过去的记忆,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场景和心情,回想起过去的记忆,都会觉得此生原来温暖和精彩无比。
2. 寻求认同和身份构建
认同首先指向自我认同,这是个体对自身身份的确认和表达。另一方面,认同也指向他人对个体构建“自我身份”的认知和评价,它影响个体“自我身份”的发展及变化。自愿分享自拍照的行为,首先已经获得了自己的认可,经过前期对内容的审视、分析、以及分享后的结果预测,判定可以发生分享行为;人们希望通过分享自拍照的自我展示方式,来寻求群体的认同,从而满足虚荣心及获得进一步的自我肯定,如通过自拍照展示自己的样貌、身材、穿着风格、分享自己的交际圈,甚至是自拍背景为豪车豪宅、旅行风景等来表达自己优质的生活条件,获得赞赏及认同,在获得进一步自我肯定的同时,固化自信心,实现自我身份构建;而他人对个体构建“自我身份”的认知和评价,也影响着个体自我身份的发展及变化,当不被认可或评论趋向贬义层面时,个体会进行反思或否认,结果进一步影响行为,导致社交分享的频率或内容、甚至是分享对象产生改变,这无疑也会给个体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及改变。
3. 获取愉悦感
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,“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逃避惩罚和得到快乐”。我们常规的记忆,都是储存在脑细胞之中的,随着每天衰老细胞的死亡和新细胞的诞生,部分记忆就永久的遗失了。但有些记忆却长期的保留了下来。这是因为,当我们对某事物的印象足够深刻时,大脑就会开辟出独立的神经链来存储这些记忆。而这些神经链一旦被再次触动,就很难制止惯性行为,而所有的神经链中,掌握了人类寻求快乐与规避痛苦本能的“奖励性神经链”和“惩罚性神经链”是最强大的。人们在自拍过程中,从拍照-修图-分享的整个过程中,都能一一体会到其中的愉悦感,其中包括自己、与他人合照,建立亲近关系的愉悦,把图片修饰得更好看、趣味的愉悦,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后被他人关注、评价、赞赏的愉悦,而这样的行为带来的愉悦感会使人成瘾,重复行为以重复获取愉悦也是合理之中。
4. 社会作用
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是自拍行为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,极少数人自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收藏及欣赏。
人类是社群动物,从生活中的各种层面而言,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社会。在自媒体时代,网络社交是一种巨大的、新兴的社会交往方式,它具有创新性、多元性、自由性等特征,人们能通过网络社交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及满足社交需求,其中分享自拍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手段,是自我表达的必要及有效方式。人们通过分享自拍照这样强而有力的方式来展现个人的信息,渴求引起公众话题,包括传递信息、交流思想,从而达到融入、稳固、拓展社会关系的目的。
心理需求层面:
从上述的行为动机分解中,我们不难感受到这些动机的产生来自于人们的需求。这里必须要引用到一个被心理学领域甚至其他领域都用烂的理论——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·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,广泛而言,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。这五个层次需求,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。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称为较低级的需求,而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称为高级的需求。而从自拍与分享行为来看,在现代生活条件基本满足温饱及安全需求的前提背景下,人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社交行为来满足更进一步的需求层次:社交与尊重需求,这两个层次的需求与前两者截然不同,前两个需求层次属于生理层面,而后两者属于精神与心理层面,如果未被满足,它们也同样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及行为。
社交需求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,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、团体、朋友、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,是对友情、信任、温暖、爱情的需要。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、更难捉摸。它与个人性格、经历、生活区域、民族、生活习惯、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,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,无法度量的。而分享自拍这样的网络社交行为正好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,它的多元性也正好容纳了社交需求复杂及万象的属性。而难以察悟、无法度量的属性,也就解释了一些出乎人们意料的自拍行为,如裸露、变态或自毁的自拍现象。
尊重需求属于第四层次需求,也是较为高级的需求。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、崇高的社会地位,这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及成就,从而获得认可及尊重。尊重又分为内部尊重及外部尊重,在前面动机分解的第二点我提过人们自愿分享自拍照的行为,首先第一步先获得了自身的认可,再分享出来寻求群体的认可,二者其一是自我肯定及自信,也是人的自尊,其二是建立形象及地位,获得他人的尊重。
抛开一些不正当、负面的自拍及分享行为,其实它也使人们受益匪浅,在满足了个体心理需求层面的同时,也使社交网络媒体更加丰富多彩,给网民们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。